磁控溅射镀膜仪是一种基于物理气相沉积(PVD)技术的高精度表面镀膜设备,通过磁场约束等离子体实现高效、均匀的薄膜制备,广泛应用于电子、光学、机械加工及新能源等领域。其设备在真空环境中施加正交电磁场,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与氩原子碰撞产生电离,生成氩离子和二次电子。氩离子在电场加速下轰击固态靶材,溅射出中性靶原子或分子,沉积在基片表面形成薄膜。二次电子受磁场约束(E×B漂移效应)在靶表面做圆周运动,延长运动路径并提高电离效率,从而实现高沉积速率。同时,电子能量在多次碰撞后逐渐耗尽,最终以低能量沉积在基片上,减少基材温升,避免热损伤。
一、设备准备与检查
环境确认:确保室内温度、湿度符合设备要求,避免电磁干扰。
电源与气路检查:
打开总电源开关,检查设备指示灯是否正常。
开启冷却循环水系统,确保水压稳定(通常为0.2-0.5MPa),防止设备过热。
检查气瓶(如氩气、氧气)压力是否充足,打开气瓶总阀,调节减压阀至工作压力(如氩气0.1-0.3MPa)。
设备自检:启动设备控制软件,检查真空计、流量计、功率源等仪表显示是否正常。
二、样品安装与靶材放置
样品处理:
将基底(如硅片、玻璃)用丙酮、无水乙醇依次超声清洗10-15分钟,去除表面油污和杂质。
用氮气吹干样品,避免残留水分。
样品固定:
将样品用高温胶带或专用夹具固定在样品台上,确保平整、牢固。
调整样品位置,使靶材正对样品,距离通常为50-100mm。
靶材安装:
打开溅射室上盖,将靶材(如金属钒、氧化铝)装入靶位,确保靶材与靶座接触良好。
关闭溅射室上盖,检查密封性。
三、真空系统操作
预抽真空:
关闭所有阀门,打开机械泵,开启旁抽角阀,对溅射室进行预抽真空。
当真空度降至10Pa以下时,关闭旁抽角阀,打开电磁阀,启动分子泵。
高真空抽取:
分子泵转速达到稳定后,打开高阀,继续抽真空至本底真空度(通常为6.6×10⁻⁴Pa以下)。
抽真空过程中,可通过氦质谱检漏仪检测系统漏率(应小于10⁻⁸Pa·L/s)。
四、气体控制与清洗
气体通入:
打开氩气瓶总阀,调节减压阀至工作压力,打开流量计,向溅射室通入氩气。
通过调整氩气流和分子泵阀门,使腔内气压稳定在工作气压(通常为0.5-5Pa)。
样品清洗(可选):
若需去除样品表面氧化物,可开启偏压电源,设置偏压功率(如50-100W)和清洗时间(如5-10分钟),进行偏压溅射清洗。
五、预溅射处理
启辉测试:
打开直流电源或射频电源,设置功率(如50-200W),观察辉光是否正常。
若辉光不稳定,调整匹配网络或气压,直至启辉正常。
预溅射:
关闭样品挡板,进行预溅射(通常为5-10分钟),去除靶材表面氧化物和杂质。
预溅射过程中,观察辉光颜色和稳定性,确保靶材表面清洁。
六、正式溅射镀膜
参数设置:
根据工艺要求,设置溅射功率(如100-500W)、工作气压(如0.5-3Pa)、样品转速(如5-20rpm)等参数。
若需反应溅射(如制备氧化铝薄膜),可通入氧气或氮气,调节气体流量比(如Ar:O₂=4:1)。
溅射镀膜:
打开样品挡板,开始正式溅射。
通过膜厚仪或计时器控制镀膜厚度(如100-500nm)。
溅射过程中,定期观察辉光和真空计读数,确保设备运行稳定。
七、设备关闭与样品取出
关闭设备:
溅射完成后,先关闭靶材电源,停止溅射。
关闭气体流量计和气瓶总阀,继续抽真空至10⁻³Pa以下。
关闭分子泵和机械泵,等待分子泵转速降为0后,关闭电磁阀和高阀。
取样:
打开充气阀,向溅射室充入氮气或空气,至腔内气压与大气压平衡。
打开溅射室上盖,取出样品,注意轻拿轻放,避免样品损伤。
后续处理:
若需退火处理,将样品放入退火炉中,按工艺要求进行热处理。
关闭冷却水和设备总电源,清理设备周围环境。
